一、稿件内容
(1)应具备科学性。做到论据充分,材料丰富,数据齐全可靠,分析透彻,观点明确,层次分明,论证有力,推理有逻辑性,结论正确,有系统性和普遍的现实意义。
(2)应具备创新性。应有新论点、新认识,或提出具有研究意义的新问题。
(3)应具备导向性。为科研工作的正确开展,为生产建设、经贸活动的顺利进行,为加速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立项论证,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。
(4)稿件内容必须真实,避免抄袭,请作者文责自负。
(5)引用他人成果时,请按《著作权法》有关规定说明出处。
(6)内容应未曾发表过或被其他出版物刊载过,且无一稿多投。
二、稿件格式
凡属于重大科技获奖的论文和重点项目资助的论文,请在来稿第一页注明名称及批准号,我刊将优先刊登。
(1)题目、作者署名、单位及通信作者
①题目:力求简明、醒目,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。
②作者姓名:在题目下按序排列,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,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。
③作者单位:须写全称并注明省份、城市和邮政编码。
④通信作者:只写一人,包括姓名,学历或职称,主要研究方向等信息,注在第一页下方。
(2)摘要及关键词
论文要求提供中文和英文摘要,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,应简明、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、方法、结果和结论等内容。具体要求:中英文摘要均为一段式,一般需要列举关键数据。中英文摘要内容基本一致,中文摘要以300~400字为宜。
关键词要求5~8个,不用缩略语和简称。
(3)中图分类号
请从网站https://www.clcindex.com/自行查找,一般分类为TQ。
(4)正文
①前言部分须写明研究背景、国内外研究现状、研究的创新点、难点以及意义。
②实验部分要注明所用原材料和仪器设备的名称、牌号、生产厂家,以及试样制备及测试表征方法。
③结果与讨论部分中较为重要的推理依据,如果是引用已发表文献的学术观点或者结论,应进行标注。
④结论部分着重说明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研究结果,应进一步突出研究工作的独特性和意义,给相关研究人员的工作会带来什么启发。需要进一步凝练出更具有普适性的结论和解决的科学问题,而不是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。
⑤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,尽量减少层次;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,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。如“1”,“1.1”等。
⑥量、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。缩写词在正文中首次出现时用中文名称+缩写,后面再出现时直接用缩写。
(5)图表
①图表要设计合理,简单自明,图表标题一律用中文表达。
②每一幅图都应有图序和简短确切的图名,横纵坐标均要注明物理量及其单位,线条图要用矢量格式的图,或将*.opg,*.dwg,*.eps等格式的图打包压缩随投稿一起上传。
③表格使用三线表,每一表格都应有表序和简短确切的表题。
④图表格式详见附件1。
(6)参考文献
①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原始文献为限,不可引用非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,不能引用其他文章中引用的但未经核对原文的文献,研究性论文引用最新的文献数量至少16篇,综述性论文的文献数量至少35篇。
②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依次排列,中文参考文献要有对照英文部分(英文部分不编号)。
③无论中外文的作者,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著录;作者不超过3人时可全部著录,超过3人时,只著录前3位,其后加“等”或“et al”。
④综述类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项目适当简化,可参见本刊相关栏目文章样式。
⑤作者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。
⑥参考文献格式详见附件2。
三、投稿方式
请作者登陆杂志社网站http://www.epa1973.net/,点击“作者投稿”后投稿,录入作者相关信息。一般半个月左右可以查询稿件审理意见,超过一个月未收到修改意见或回复的可自行处理。
四、注意事项
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,扩大学术交流渠道,本刊已编入国内外著名数据库。稿件一经录用,将同时被数据库收录,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。如作者不同意收录,请在投稿时声明,否则将视为同意。